服务热线:400-123-4567

2020年园林景观设计行业趋势亚新体育会怎样?

时间:2023-02-25 01:07:46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

  亚新体育疫情期间,各大设计事务所都没有开张,景观建筑行就像“歇业”了一样沉寂。最近一个能让人感到希望的动态是——我们北京2022冬奥会的景观设计出炉了,斩获最终设计权的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我们先看一下来自北林的项目陈述(摘自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公众号):

  “……..设计对冬奥文化以及崇礼区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貌进行了深入分析,遵循“尊重自然、集约资源、中国风格、国际标准”的原则,以“见山见水·景绘奥运”为主题,描绘自然山水画卷,谱写人文冬奥乐章,营造兼具生态弹性、文化积淀与持续效应的事件性景观。设计结合场地独特的地理水文和植被条件,形成“自然山林-滨水花甸-乡土花园”的层进式景观结构。设计将原有硬质排洪渠改造为随季节涨落的生态河道和花带,勾勒出遗址公园的弹性边界;将挖掘水系得到的土方塑造缓坡地形并种植林木,形成近自然山林带;在山水结构的基础上植入多个乡土花园,以园艺方式集中展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乡土植物资源。未来的遗址公园,将交融自然风景与人文情感,还将赋予冬奥会地域特质与历史魅力。”

  将硬质边界转化成弹性边界,塑造完整的生态斑块。划重点:(我林也开始做生态了)生态将是当下城市化必须遵从的原则,在做城市升级类项目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的维系自然系统,而不是摧毁。

  对于城市内现有的生态系统(斑块,驳岸,天然河道等),应该以保护为主——这决定了我们做设计改造的位置。

  我们必须高效,紧凑甚至有时以更高的密度进行建设,以便有效利用基础设施并保护敏感的自然区域。

  城市内的人口一定是多种类型的,因此城市必须提供多种多样的土地用途和经济机会。混合功能区一定是城市发展的趋势。

  我们必须在社区内部和社区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以支持城市内的各种人口,让人们有归属感。

  不知道最近会有多少因为无法出门而只能选择在小区稍微遛个弯的居民感慨——小区景观可太重要了,走着走着就要躲车,时常经过一片荒芜的空地,没景可赏,器械处没人可用…….

  这实际上又说明了一个专业问题就是,出行系统,行走体验的重要性。这实际上也是国际上名校的景观、城市规划类专业研究中一直很关注的话题。未来的城市,一定要是出行系统更有秩序,人的行走体验也很舒适的。

  比如说我们一直向往的“不焦虑城市”“慢城市”“宜居城市”,其背后的核心就是出行系统的规划。采用环保方式出行,即为“温和的出行方式”,非机动化的出行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极小,这一点对未来城市建设其实是很重要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又联系上了生态——感慨一下景观世界真的是一个有机整体)

  说到出行,不得不提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达成walkable的必要条件。法国城市尼斯通过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更温和的出行方式。居民们除了选择公共交通,亦可以选择自行车,步行作为换乘方式。该方案不止于TOD的是,不止完善的交通枢纽站,更加重视了延伸的道路设计。从城市肌理来看,整个城市系统性,秩序感更强,从个人来说,居民的身体素质也能够得到锻炼。

  如果我们检索各个建筑网站2019年的落成案例,会发现惊人的一致——我们对于空间内结构(structure)的要求,已经不止是传统所说的那些雕塑、亭子、而应该是更有生态效益的物件了。

  比如下面这个由倒三角形金字塔模块组成,坐落于泰国乡间学校的公共空间结构——减少了每个钢构件的独特切割数量。这些零件可以手工安装和焊接,省去了重型机械的需要,降低了整体成本。在材料的选择上,水煮木面板提供了隔音和隔热,免受暴雨和强热。下雨时可以收集雨水,平时又可以向内部洒水清凉;半透明的红色画布从边缘向外突出,提供遮阳,同时允许自然采光。

  结构内部有专为项目设计的模块化家具,这些家具足够坚固和轻盈,学生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重新配置,不同的结构使空间转变为食堂、教室、活动空间和课后活动场所,这是学校能在不同时间安排下接待不同年龄孩子的关键因素。

  这样一个看起来很轻盈活泼,甚至是和乡间环境格格不入的装置,为使用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又最大化的适应了泰国热带季风气候,实现了水收集。

  这个趋势也很好理解,毕竟土地来之不易,在城市中再建设一座中央公园的难度系数太大,所以我们只能将有限的地面有效利用,并且结合能源转换,采用新型材料,实现装置的艺术性的同时确保拥有生态价值。

  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要对应市场需求及时做出调整,才能更好地面对时代带来的变化吧。

  2020年是中国特殊的一年。“十三五”收官之年,中国第一个百年梦想实现的时间节点。不幸的是新年开始突发全国性冠状病毒疫情,痛苦和悲伤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丰子恺曾说过,人世间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作为一名景观设计行业的从业者谈一些我的浅见。

  作为一个过来人加上现在网上各种劝退景观设计,估计看这文章的也大多是业内人士,我认为谈谈这个行业的局限性更有价值。1.进入门槛低低,壁垒小,红海市场;现在市场上很多景观设计是风水师、土建施工方、苗圃老板、室内设计师等各行各业人才完成的,仿佛只要你有自己的一套说辞就都能干景观设计。这就导致我们行业是人人都可以做,竞争激烈、人人进入一个新兴朝阳行业硬生生的干成了夕阳行业。有人反驳说景观设计资质就是门槛,但这一块的业务量很小而且业务获取方式特殊,资质只能作为垫脚石,不能作为门槛。2.行业集中度低,无法控制定价权;2013年读大学的时候EDSA、泛亚、易道这些大的景观设计公司知名度高而且收费很高让人感觉毕业就过上高级白领生活,几年过去后浪推前浪,各种大、中、小的设计公司和个人工作室层出不穷,现在很难说大的比小的厉害,基本是百家争鸣的状态。由于行业集中度低无法控制定价权,导致设计费逐年降低。3.艺术性太强,很难规模化;2010年东方园林的上海分部景观设计总监朱胜萱主导了上海世博公园的整体景观设计一时名声大噪,东方园林业务量大增。但只有一个朱胜萱,持续增加的业务量难以持续保持设计品质,景观的艺术性直线下降。后面几年上海分部还出现了裁员情况。艺术性太强,大师资源有限,很难把一家景观设计公司做大做强。当然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是,一线城市的知名景观设计院把方案放在一线城市,后期深化设计放在二线城市用工业化的办法实现量产。实际上设计品质下降的问题也很突出。亚新体育

  2020年景观设计行业会有需求增加利好出现。景观设计行业这几年基本是每年都唱衰,产业结构转型房地产收紧,景观公司却不断增加,肉少狼多,所以这几年一直很衰。景观设计行业业务量的主要构成,一类是地产景观设计,一类是市政景观设计。我个人对这两块大的市场都是乐观的。随着今年开年的疫情影响很多人是悲观情绪泛滥,都认为房地产要大跌进而影响与其相关的景观设计行业。大部分人的判断是有道理的,不过有个大前提,中国政策市场,政府卖地、政府限价、政府限售、政府控制贷款等从买房到住房基本都是政府行为。正如今年A股市场,最开始没人都预测要大跌几个月,结果就跌了一天后面都是涨。真正的玩家是政府,疫情过后情绪比市场更重要,房地产关乎到中国的14亿人口,政府会想方设法的做好这方面工作。另外一类就是市政景观设计,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变慢许多,加上中美贸易战影响出口以及疫情影响居民消费。三驾马车仅剩投资。而且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GDP增速要跟上,加上现在的基建人口红利在进一步变小,2020年基础建设必然迎来小阳春。市政景观设计行业今年会有增加倾向。地产不减,市政增加,2020年的景观设计需求将增大,利好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行业将从军阀混战的无序竞争过渡到军阀割据的有序竞争。以前的景观设计可以简单 的理解为做景观小品、种树。从15年后我发现了行业有些变化,出现了比较多从没听过的景观词汇,装置艺术,海绵城市,田园综合体等字眼长期出现。把这门设计学科往不同的方向引。这有一部分是市场的需要,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景观行业自己需要更多吸睛点把市场的饼做大。而在各种理念的洗礼下及各种专业的需求上就会把各种公司从大类景观分成各种小类,而且这在2020年及以后推动力会不断增强。景观已经做不了大类了,即使有公司说都可以做市场也不会买账。随着这些理念的引入,景观公司是不具备这种能力做所有的景观项目,很简单海绵城市要生态专业、土壤专业、水利专业等要参数计算,田园综合体要营销专业、广告专业、运营专业等。哪一家公司也只能吃一块蛋糕,全吃要被撑死或者都吃不着。市场反应是以前的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现在变成了东方园林环境集团、东方园林生态集团、东方园林文旅集团,以前的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变成了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很难做,我对于2020年的市场判断是乐观的,但对于景观设计师自己的发展有些悲观。理念的出现一个会议就有了,但是景观设计类的知识短时间内跟不上市场,加上现在人工智能及的冲击。会意味有很多新兴的景观设计我们完成不了,我们以前做的要被机器替代,前后夹击。我个人的一个建议是对于即将从业的或者再就业的人来说,背靠行业在某一方面有独到优势的公司,有时不是说知名公司有多厉害或者你能学习到多少东西,而是业务不愁有市场定价权这注定能存活更久而且你有更好的机会接触更好的项目。对于工作经验的职场老鸟来说,练好内功,在自己有兴趣且认为有发展的一个方面提早布局可以让我们在市场的大潮中不那么快的前浪死在沙滩上。

  看完楼上这些答案,有些很悲观或偏于一隅,有些方面又关于乐观,谈谈自己的想法

  先说2020年从疫情到新基建再到央行放水,很多同行觉得,wow,又有活了,你们想多了。这次政府不会大规模继续投入没有办法产生经营性现金流的项目(生态类,湿地、公园等),市政类项目的设计份额会进一步缩小。毕竟这次不是一个国家,全球央行放水,生产停顿,大规模通胀即将来临,政府各级投资都要省着花,市政类项目也是拾缺补漏为主,EPC+O为主。当然这些都还是分区域,一二线城市群,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川渝,长江城市群武汉相较下来依然是机会多多的,但摘下大项目设计竞标的,对资格预审和设计竞争力一定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送个小道消息,亚新体育PO主知道的一个深圳特发集团的城市概念设计应该是流标了,原定12家报名,疫情影响下,很多国外事务所不能参加,悲剧了,这种事情,谁说的准呢。有人会说小镇呢,文旅呢,乡村呢?小镇、文旅不谈了,起码今年要凉了,PO主所知道的好几个大型项目的投资方都重新研判,亚新体育金主爸爸都没钱了,设计方还玩什么呢。乡村倒是有一定利好的(基本农田审批下放),亚新体育但在目下,项目相关方高度复杂,短期上,设计方能参与的不多(市场太小),远期上讲,乡村建设是块新的土壤。

  至于地产么,很多公司复工后地产甲方催图是最急的,原因其实也比较明显,加速开启销售回款的快速车道,回笼资金保障集团现金流是第一存亡问题。所以大家现在的加班是存量项目,怎么看之后的形式呢,看看甲方爸爸的拿地情况就知道了。这样想来也只有头部的TOP10的那些模仿生或者不差钱的央企, 能凭借较大的存量土地储备和现金流以及较低的财务成本和负债率,来逆势继续扩张,而大部分房企,无论是现金流问题,财务成本问题,负债率问题都将在这次疫情的超强寒流里原形毕露,现在才4月份,还远没有到至暗时刻。(这段打的十分叹气,但事实如此,毫无办法,政府也很难干预,某些房企之前的激进策略大概率会导致3、4线城市房价的坍缩,一线城市早已摆脱比如上海,但二线城市还需要靠卖地,疫情当下,房价对经济稳定作用是十分关键的)

  以上,大致是2020年,对我们景观相关行业的市场大致趋势判断总体是这阶段需要大家心态平和一点,emmmmm~

  其次讲景观设计行业本身的趋势很多之前的答主提到了之前行业的黄金期,其实也不黄金,那只是和整个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说句不好听的,你在一二线年下来肯定比你工资赚的还多,国家大势如此。

  如果具体呢,就是之前相当一部分时间景观是其他强势专业的附庸(特指国内),比如建筑,规划。一方面呢,教育上谱系混乱(早期的园林、环艺到后来的风景园林),一方面职业资格上缺少专业认证(建筑一注、规划注规,景观有啥),专业度上就更存在门槛低的问题,因此虽然其他专业也好不到哪里去各有问题,但景观真的是相对弱势的。这种弱势还直接反映在设计取费和职业收入上,隐含一个问题是职业社会认可度,建筑师一听就明白,十分高大上,你说我是景观设计师,喔~种树的

  但不管怎么说,感谢龙湖万科融创等知名地产公司,地产景观在这几年的示范区大量实践之后,完成了化茧蝶变的过程,让景观专业在设计方法论,材料工艺、施工组织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飞跃。之前大批园林工程公司是通过08年大基建后的大量项目BT-PPP-EPC走向上市资本市场,但实际并未在设计上看到太多突破,这种低质跑量的业务导向,也为后来的转型乃至失败埋下苦果(东方园林依然有很多设计师即使到现在也没有全部拿到他们应有的收入)。而这波地产景观的螺旋上升即使伴随着抄袭,复制,千盘一面,依然让大量的行业从业者收获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无论是实际参与还是间接的分析分享,景观专业的设计水平的这段上升有目共睹,同时地产开发商介入的小镇类,商业类项目,同样如此,高质量的景观实景案例频频出现,如果说黄金期,从15-19年,我个人更认可是这一段。

  回到当下,之前已经说过,政府公建市政类项目规模不会扩张,而地产类也会进入弱势期,整个景观市场会缩量,那是不是景观设计行业就也跟着走弱呢?如果从行业从业整个来看,似乎是这样,但这也会更好的去洗牌,让原来设计能力不足的团队和设计师离开这个行业,虽然残酷,但能让行业更加纯化,毕竟门槛低和低价跑量竞争并不是什么好的趋势,让更多优秀的设计得到设计溢价才是合理的。大型设计院(业务资源丰富,专业完备)--中小专业性事务所(能力强,独特设计美学)并存将是景观行业的前景趋势,在之前这段时间的景观设计能力的整体水平上升,则会成为星星之火,让行业更加专业且聚焦,2020年可能是景观设计行业的真正转折之年

  比往年差很多,这跟国家大经济环境有关。2003年到2015是园林行业的黄金十二年,那时候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很多政府地方财政收入也多,很多领导为了创一番业绩大肆在园林、绿化、市政、生态旅游项目等投钱 ,地产行业也是水涨船高,各种ppp、epc等项目争先恐后的上马,整个园林行业一片欣欣向荣,那时候个几乎干园林工程是最舒服的几年,园林景观设计到处接谈项目自然赚的盆钵满钵,而2012年以后国家政策开始向建设美好生态环境倾斜,例如海绵城市、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大型农庄景观等项目相继开展,园林景观设计继续繁荣,再加上各种地方的项目涌现,地产一成不变扩张,庭院景观也开始繁荣起来,所以说2012年到2018年园林景观设计小日子过得还不错。

  但2018年起整个园林行业明显感觉变天,大环境是国家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支收开始收缩 ,反腐紧绷很多地方政府再也不敢随便大手大脚花钱,ppp、epc越干越少(这两年园林行业ppp项目几乎被禁止),像很多园林企业该压缩的压缩,该破产的破产,像东方园林、棕榈、蒙草、森禾等知名大型园林企业业务出现大幅度下跌,日子很难过,同时也会牵扯到园林景观设计行业,这两年很多没实力的景观设计公司率先倒下,而有实力的景观设计公司纷纷转型面向市场找业务,以前项目设计费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的项目都有,而现在十万的项目项目都要接,而且甲方越来越不好搞定,不接不行啊否则会饿死,所以说未来园林景观设计行业趋势不能说前景不好,而是对你要求的更多,对业务水平要求更高,对服务要越来越有耐心,现在的甲方才是真爸爸!

  杭州工作了8年了。15年的时候预感未来两到三年会是个招人大年,收入会提一块。

  主要原因是,人、亚新体育成熟的设计师越来越少了、举个例子,13年当时一个所10几号人,现在两个还在做植物,一个自己当老板,大部分是转行和回老家。5年而已,只剩下那么3.4个人,在说一个数据,我们班当时27个人还在从事设计行业的,3.4个吧。

  第二个原因,设计行业门槛高起来了,但是收入却远不及互联网。大部分毕业生都是环艺专业,景观仅仅是个小部分,如今ui设计,平面,甚至服装室内都比景观待遇好,而且景观成才时间最少5年、ui2.3年就ok了,现在人没那么有耐心了。房价又飞涨,买不起房子的就回老家了。

  总结一下是,池子里的水流出去的快了,多了,补充进来非常少。果然17年美丽乡村小城镇改造一来项目做不完,就出现恐慌式招人,原本我觉得的能力还不行的都在做主创负责人,钱也都是溢价,造成后果是这两年项目又少了,这些公司老板就后悔了,怎么办裁了怕又来不及做,不裁人又觉得划不来。体现了小公司老板的局限性,没有长远发展考虑,提前筹备项目和人才的计划,当然可能他们还在考虑怎么活下去。

  然后说说地产,虽然说不好不好,但是部分一线房企和地头蛇依旧保有优势,于是在杭州出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第一是一线城市的设计公司在杭州开分公司,靠的是更多服务一线地产的经验,每来一个就吸收掉大约39到49人的团队。,第二是建筑单位,依托建筑设计与大房产的合作,顺带做掉景观,人数吸收的也不少,第三杭州本土的一些单位,特别是绿城体系的,由于体系的特殊性,很多人自带团队出来创业。而原本都是本地单位在消化而已。都在抢二三线的B,C类项目,赚钱走量的项目。那么可以看到底层的设计公司要是没有特别之处活的就不太好了。人也不敢招,以前三五人做一个项目,现在基本要一个人单挑了。待遇有所提高,但是天花板太低了,20多一点几乎就是极限了。

  所以行业没有大动作我们小p民还是就画画图,除非出现变革性现象,不然还是比较脆弱依靠大行情活的,没法转行的只有靠自己努力了,打铁还需自身硬,议价空间真的不大。好难好难。感觉身体也不太好了。趁着年轻多买点保险吧。


标签:园林动态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