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新体育中国古典园林的动态美,首先表现在景物的动态上。一座面积有限、四面围墙的园林,难免给人一种凝固、闭锁的感觉,但造园家却能运用具有动势的造型艺术,使一座小园平添活力,俯仰成趣。比如一条弯弯的园林小路,因曲折而给人以蜿蜒向前的动势;那高高的尖塔,高耸着指向苍穹,仿佛在向上升腾。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如亭、廊、楼、阁,是庄重的、静止的,但为什么不让人感到沉闷、压抑呢?这就妙在中国古人创造了“飞檐”这种形式。它使房顶四角像飞鸟一样展翅欲飞。在屋脊和飞檐上又有龙、凤、麒麟、人物、飞禽走兽等饰物,以及瑞云、卷草这类纹饰,具有腾跃之美和天马行空之感。
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理水以及建筑、花木的设置,都是力求营造山高水低、错落有致的空间变化,使得游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在园中漫步,随着地形的起伏和建筑的高低错落,既可仰观亭台楼阁,也可俯视绿水红鱼,美不胜收。
造园强调有山有水,园以山奇,山因水活;山是静的,水是动的,二者结合,死山也就变活了。至于那流水的声响,更会使静静的园林充满生机。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常常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山静泉流,水静鱼游,花静蝶飞,石静影移,都是静态形象中的动态美;而各种动势相互影响,又会产生某种张力,更加强了园林生机勃勃的动态美。这正是任何艺术门类都无法体现的综合艺术,它寄托着造园家潜在而热烈的动态追求。
中国古代的造园家们早就掌握了园林景观的时间性,使“良辰”和“美景”互相融合,使时间和空间互相交感,构成一个个动态的风景系列。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推移,园林的景色也变化无穷,所以园林审美讲究季节的动态变化。事实上,季节变化之美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被有意识地突出和强化的,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借助石料的色泽、叠砌的形体、配置的花木以及光影效果亚新体育,使四季假山各有鲜明的季节特征,游园一周,如度一年;再如杭州西湖的造景,春有“柳浪闻莺”,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是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物质实体来表现造园家的审美理想,因此它是一种空间艺术。游人对园林的审美活动,总是通过静观与动观这两种不同的赏景方式进行的。适合静观的位置多在厅堂、轩榭、楼阁、亭台、古迹等处,这些地方往往视野开阔,景色迷人,文化底蕴深厚,宜坐宜留。当然,即使是相对静止的景物也因观赏角度的不同而面貌各异,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下列说法不属于“人们游赏一座封闭的园林,不会感到静止与凝滞”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中众多动势的互相作用,强化了古典园林富有生机活力的动态美。
B.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具“动静合宜,化静为动”的特点,体现了园林的综合艺术。
C.中国古典园林的构筑强调有山有水,山静水动,那活泼的流水增添了无限生趣。
D.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都力求营造“处处有美”的氛围,使人获得诗情画意之感。
耕读文化是我国封建社会早期的产物,其内涵是将田园山水与耕读生活相结合,达到亲近自然、寄情山水、亦耕亦读、通达义理的境界。它起源于我国士阶层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是儒家“退则独善其身”和道家“复归返自然”的人格体现。古代士阶层的“耕”大多是象征性的,他们只不过是寄情山水,在青山绿水间吟诗题赋、修身养性,但就是这种象征性的耕读生活,成为钟情山水的耕读文化的源头。
耕读文化的产生,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良好的田园山水,是耕读生活的基础。从生态人类学和生态民俗学的角度看,耕读文化的意义,在于促成一种文化地理环境即文化生态环境的形成。古村落作为一种人居环境,是文化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耕读文化中的山水情怀即环境意识,对于一些古村落的选址、布局和环境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永嘉楠溪江流域的古村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也是一种文化观念和民俗风情的产物,沿着它形成的古村落就处处有耕读文化的气息。
楠溪江除了特有的自然环境,在宗法制的传统农村里,耕读传家是人们根深蒂固的生活理想,当地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耕读文化的滋养,使民众在古村落的规划与建筑中,多出了一种亲近自然的气质,正是这种气质,使他们在楠溪江的青山秀水间创造出一座又一座如诗如画,富有田园野趣的村落。同时受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在古村落里,山峰与池塘是不可分离的关系。山峰是火,池塘则为水;山峰是笔,池塘则为墨。这一山一水,既符合了他们的风水观念,又符合了他们的耕读理想,使村落洋溢着一股浓郁的书卷气。
耕读文化滋养了人们的山水情怀,正是这种山水情怀,使楠溪江成为中国早期山水文学的摇篮之一。南朝谢灵运任永嘉太守,受楠溪江自然美景的震撼,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山水诗篇,被称为山水诗的鼻祖。对楠溪江的赞美,不光是文人的专利,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楠溪江乡民,对自己美丽的家园,更是赞不绝口。大多数古村落的宗谱,都要在卷首的“序”里或者撰专文赞美本村的地形环境。这种眷恋与热爱的情感,会转化为对乡土和家园的呵护。
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今天的楠溪江发生了令人忧虑的变化,古村落已进入人生晚期,不少富有保存价值的古建文物陆续消失,耕读传统也已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对古村落的保护势在必行。我们相信,产生耕读文化的时代结束了,但这种文化的传统和影响不会消失。每一个热爱生活而且关注环境的人,都会欣赏耕读文化中的山水情怀和环境意识,都会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去建设、营造属于全人类的“舒适环境”。
A.古代士阶层的耕读生活虽然是象征性的,但在客观上却促成了耕读文化的产生。
B.楠溪江流域古村落具有根深蒂固的耕读文化传统,这也体现在古村落的规划建设中。
C.耕读文化滋养出的山水情怀孕育了山水文学,谢灵运的大量山水诗篇即源于此。
D.古村落的宗谱赞美本村的地形环境,实质上表现了文人们对山水眷恋与热爱的情感。
A.文章先阐释了耕读文化的实质并指出其价值,这是全文立论的基础和前提。
B.文章用楠溪江流域古村落耕读文化作为例子,从不同角度证明了文中观点。
C.文章依次论述了耕读文化的产生、表现以及正面的影响,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亚新体育。
D.文章结尾提出建议:我们应从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建设“舒适环境”。
A.耕读文化起源于儒家和道家的归隐思想,是我国古代士阶层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B.从某种角度看,耕读文化的意义在于促成了包括古村落在内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形成。
C.“天人合一”既符合古人的风水观念,又符合其耕读理想,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D.古村落日渐没落,使工业化时代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古村落的保护势在必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引自《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是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所著,被奉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引言相关内容是:公元前549年,晋国执政范宣子向鲁国大夫叔孙豹请教何为“死而不朽”时说:“我先祖从舜、夏、商、周以来,世袭贵族不辍,这就是不朽吧?”叔孙豹回答:“这只不过是世代为官受禄,并非不朽,鲁国贤臣臧文仲去世已久,但他的话还在流传,所谓不朽,当如是!我听说‘人生最高目标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亚新体育,再次是著书立说’,如果能在其中一点有所建树,流芳百世,虽逝犹生。”
叔孙豹把这种不朽观用立德、立功、立言加以界定(即“三立”或“三不朽”),并对世俗观念予以清晰的价值导向,体现出可贵的文化自觉。唐代孔颖达《左传正义》对“三立”阐释为:“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三立”把人生价值标准精确定位,使古圣先贤超越个体生命融入无限的“大我”而获得精神永生,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对后世影响深远。常有人以“三立”或“立三”为名,即取此意。历代英雄豪杰以不同方式唱响人生成功的这“三部曲”,共同谱写出华夏文明史,如孔子、孟子、范仲淹、王阳明等。
王阳明是其中杰出代表,他融道德、事功和治学为一体,光大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作为军事家,他出奇制胜,屡平叛乱,成为有气节、有担当的保国功臣而功德圆满。作为思想家,他集“心学”之大成,立论认为:“致良知”就是“明明德”,从“格物致知”到“修齐治平”,都是“明明德”的过程。知行合一既是“明德”之本体,又是“明德”之功用。“明德”是本心的德性,这意味着“明明德”需向内求亚新体育,发明本心,使自身德行主体建立起来,就会自觉自发地“仁民爱物”。诚如后人在王阳明故居用楹联对他一生的总结:“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德、功、言三者关系密不可分,立德是立功、立言的基本前提,而立功、立言是立德的自然结果。儒道释虽然各自要旨表述有异,但都以立德作为根本。“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本义是遵循自性本心,顺应自然之道,彰显人伦价值。具体而言,“德”涵括仁义、诚信、温良、恭敬、礼让、谦和等美好品行。
“三立”是实现人类终极关怀的三种根本途径,体现出一种崇高的价值观,即人生意义在于奉献而非索取,个人不应只为自己活着,而应为群体着想,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为社会作出有益贡献。前人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些什么?人要活得有意义,离不开立德、立功、立言的实践。“三立”虽非易事,却是人人宜做之事。能否做到“三立”,并不完全取决于职位高低和能力大小,平凡人也可以做到。“三立”在当代简单地说,即做人、做事、做学问。
“立德”就是树立德行的榜样。这就要求修养身心,尊道贵德,劝善行善,俯仰无愧。作为员工,忠于职守。作为晚辈,孝敬长辈。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铸魂,以德育人,以道化人,以爱成人。“立功”就是建立成功的事业。这不局限于宏图大业,只要用心做事、造福他人,在日常生活和平凡岗位都可以建功立业。“立言”就是创立切实的言论。这要把立德立功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升华,给人启迪和激励。我们当立世界潮头,通古今之变,发时代先声,多出精品力作,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
A.《左传》被奉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它是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春秋》所著,“三立”理论就引自《春秋》。
B.作者认为,“明德”是本心的德性,只要使自身的德行主体建立起来,就会自觉自发地“仁民爱物”。
C.叔孙豹高度评价了臧文仲,是因为臧文仲做到了“立言”,而这一评价对世俗观念也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D.“三立”是传统文化灵魂所在,三者关系密不可分,互为前提。其中,立功、立言是立德的自然结果。
A.文章引用唐代孔颖达这一段话,是对“三立”理论的创造性解读,这一解读弥补了叔孙豹观点的不足。
B.文章例举王阳明事迹,把他作为终身力行“三立”的典范人物,体现“三立”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影响。
C.文章内容层层递进,先交代“三立”的由来和代表人物,后论述了“三立”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价值。
D.文章尾段表明,对于今天的企事业员工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等人来说“三立”依然有着现实的意义。
A.文章首段借范宣子与叔孙豹的问答,体现了当时的文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引出了“三立”这一理论。
B.孔子用他独特的方式力行“三立”,唱响人生成功的“三部曲”,并与其他英雄豪杰谱写出璀璨的华夏文明史。
C.儒道释各要旨表达有异,但都以立德作为根本,由此可知“三立”是实现人类终极关怀的三中根本途径。
D.“三立”在当代简单的来说,即做人、做事、做学问,是人人宜做之事,而且平凡人也完全可以做到的。
不久前,日本援助中国的防疫物资上所写的“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诗句引起人们热议。随着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中国国内疫情趋于平缓,中国投桃报李的时候到了。
在中国捐助给其他国家物资的包装箱上,也出现了许多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诗句。如在援助意大利的物资包装箱上,就写有明代学者李日华赠予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诗句“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援助印度的物资上所写的“尼莲正东流,西树几千秋”一句,实际上出自玄奘法师《题尼莲河七言》一诗。由此不难发现,中国古人爱写诗赠人,中国古人走出国门,也愿意用诗抒发情感,记录所见所闻。总而言之,在中国,写诗的传统自古而盛。
自先秦开始,古代中国就有“诗言志,歌永言”的说法,意为诗是用来表达作者的内心志意,而唱歌则是为了拉长这些语言,使得情感能够充分展现。可见,中国古人写诗、唱歌,正是为了抒发自己内心所想。
《论语》中曾经记载孔子教育自己的孩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说明此时很多人已经将读诗视作某种标准。从孔子曾经编纂《诗经》经历,以及其“尽善尽美”的论述中不难发现,这种标准既是关乎某人“君子”与否的道德标准亚新体育,亦是审美标准。《论语》中还指出了诗“兴观群怨”的作用,既能让写的人、吟唱的人感发自己的内心志意,其他人亦能通过观看、听取一地的诗歌体味这里的风俗。
可见,这时的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是人对自己所见所想的记录和表达,也是统治者与臣民之间的互动。曾经被统治者处以酷刑的司马迁则在《报任安书》中认为,作诗文者“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知来者”,其在评价屈原之《离骚》时也说“离骚者,犹离忧也”。这时的诗、文,已经表现出了作者对自己内心的探索。
至于魏文帝曹丕,在其表达自己治世思想的文集《典论》中专作《论文》一篇,将文提升到了“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高度。诚然如曹丕所说,年寿总有终结,荣乐随之而止,唯有一人之诗文,方能使其名于后世。这一观点放在曹家三父子身上似乎无比恰当,不论小说如何演绎,但凡懂点诗的人,都能体会到曹操的耿介多气,亦能体会到曹植的飘逸多才。
两晋时期的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认为文学创作其实是基于人对于物象的感知,也基于作者本身的才学修养。至于南朝的刘勰,则将人置于“天地之心”的位置,认为人是自然思考的器官,既然有心便有思考,既然有思考便有文,这是“自然之道”。
至此,中国古代关于诗文如何生发的理论几近成熟。细看不难发现,古人写诗写文,基于所见所闻,通过有韵律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希望通过这种带有音韵、形式美感的艺术形式记录反映外界,并唤起更多人的共情。
清代赵翼曾有“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一句,并非唱衰,实则表明了当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会对诗人的创作产生强大的刺激。可见用诗文来反映社会现实是中国古人的传统。
时至今日,国人亦应发挥这种传统,用文字书写、记录时代。归根结底一句话,我们优美的文字,应该体现在援外防疫物资上,但不应该只体现在援外防疫物资上。
A.疫情期间,日本援助中国及中国捐助他国物资的包装箱都有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诗句。
B.“诗言志,歌永言”与“不学诗,无以言”,侧面反映出古人把写诗当作抒情手段的情况。
C.古人通过有韵律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记录和反映外界,唤起他人的情感共鸣。
D.作者摘引《论语》《报任安书》中的语句,在证明我国古代文人重视用诗文抒发情感。
A.文章以外国援助我国防疫物资上写有中国古诗为例,引出我国自古具有写诗传统的议题。
B.赵翼的观点表明诗文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那么今天诗文就可以出现在援外防疫物资上。
C.为了更好地阐述论点,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D.列数历代评论家有关写诗的论述,意在强调诗文具有表现内心志意记录时代风貌的特点。
A.中国古人,无论在国内还是走出国门,都爱写诗,可见,中国写诗的传统自古而盛。
B.“三曹父子”所写之诗,或耿介多气,或飘逸多才,正因为如此,才“使其名于后世”,令人敬仰。
C.诗有“兴观群怨”的作用,屈原写《离骚》是因为离忧,后人阅读也会有所感发。
D.中国的写诗传统自古而盛,历代文人以诗抒情言志,那么国人应继续弘扬这种传统。